創作者、報告選題障礙:創作靈感從哪來?

「創作靈感從哪來?」

「為什麼能有這麼多的創作靈感?」

「如何把靈感變成作品?」

「選題」一直是很多人完美體現選擇障礙的毛病,無論是大學時期挑選報告主題學生,或是現在遍地開花的創作者,每個人一定都會面臨的問題。 

而在這個自媒體興盛的時代,不同有扶持創作者機制的平台,像是Youtube或Dcard等等,都會期望創作者能有穩定的產出,有穩定的產出一方面可以增加創作者在粉絲心中的穩定度,同時有能一直活躍在平台上,形成互利互惠的效果。

而我為了激勵(強迫)自己能夠有穩定的產出,訂定Instagram每星期發布兩篇作品、網站文章則是每星期三分享一篇的目標、Youtube則是有時間就拍,這個高產能很多大大也表示非常厲害、其實我自己也挺佩服的地方。

但想要有源源不絕的靈感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就算有滿滿的想法,想要實際創作成一個作品也是有一定的難度。

所以~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獲得靈感,讓同樣身為創作者的你,或是學校報告不知道要寫什麼主題的你,能夠在面對選題時有一點方向感,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更重要的內容生產上吧!

先來一個導覽目錄:

1.喜歡的事物

2.身邊的事物

3.關注的議題

在茫茫的點子大海中,想要找出一個能夠很好發揮的靈感對很多人來說是件非常困難的事,這個問題不只出現在現在的創作者,我在學生時期寫報告時,也被這個問題困擾很久,直到後來找到了自己喜歡而且關注的領域之後,才開始有所改善,甚至在大三大四挑選報告主題時,幾乎不用思考太久,就能找到自己喜歡而且能很好發揮的主題。接下來跟大家詳細討論,靈感來源究竟可以怎麼獲得、又可以從什麼地方切入呢?

喜歡的事物

沒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自己喜歡的事物出發,無論是喜歡嚕貓、美妝、整理、改造等等,這些事情都是可以套用在創作上,也是在一開始選擇創作題材上,一定要考慮的事情。像網路上的許多創作者,分享與寵物的生活、美妝的心得、居家整理與改造等,正因為他們對這個領域擁有熱誠與喜愛,平時對這個領域有長時間的關注、經驗累積,形成的多元想法與觀點,套用在創作上,一定也能創造出豐富且符合觀眾需求的一片天地。

如同我在袖珍的創作上,因為平時我很愛吃美食,簡直可以用「吃貨」來形容的那種,在就讀大學的期間,同學只要想知道學校附近有什麼美食,我總是能列出長長的清單、依性質作分類,推薦給朋友們,而我因為對食物的熱愛,在袖珍創作上選擇以食物作為主題。在不同系列的作品中,無論是「迷你台灣味」、「迷你環球味」、或其他零碎的創作主題,都是起源於我對食物的熱愛與平時對食領域的關注,才能用我的視角、袖珍的手法去表現自己所認識的「食世界」。這正是我創作「喜歡的事物」方式,也是靈感能夠一直浮現的原因。

身邊的事物

「身邊的事物」與「喜歡的事物」很類似,但他的範圍可使自己喜歡的事物更加聚焦。就像是前面提到我喜歡「吃」,而食物又分為西式料理、中式料理、台式料理等,在這些種類中,台式料理是我從小到大,每天接觸的料理種類,除了熟悉,更多的就是情感上的連結。就算已經從「食物」限縮至「台灣味」的主題,我還是能根據過往的經驗、與近期的體驗中獲得源源不絕的靈感,而且還更加生活化,這也是我一直在「迷你台灣味」這個主題中持續耕耘、創作作品也相對較多的原因。因為對於這些美食有一定的情感連結,也更能夠呈現出不同於單純的袖珍仿真創作,具有溫度的作品。

而在排骨鐵路便當這個作品,是因為小時候特別喜歡吃鐵路便當才進行的創作,究竟好不好吃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元素,而是在那個情境之下,搖搖晃晃的火車、窗外不斷向後飛逝的風景、配上被便當盒壓成方形的米飯與重口味的醃菜,鐵路便當就是在那個情境下讓人著迷。我想透過作品讓大家回憶那股屬於每個人與鐵路便當特殊的回憶與情感,而創作了這個作品,也因為我對於鐵路便當的熟悉與喜愛,在呈現上能更符合「自己」與「大家」對於鐵路便當與袖珍食物創作的想像與期待,同時也可能帶動大家對於那個領域的關注,在情感上的回憶與討論。

排骨便當

關注的議題

「關注的議題」這個思考方式是個滿當代的出發點,也是相對困難的方式。我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平時對當代藝術的關注,如果你有看過當代藝術展覽,一定會產生疑問:為什麼這個櫃子也可以被當作是藝術品?為什麼把兩個鐵板放在一起就能被美術館收藏?一開始我也很不能理解,但當我再深入了解這些作品的創作理念,這些看似人人都能完成的作品,包含著藝術家想傳遞的觀點、價值、對社會現象的抗議等等,這就是當代藝術獨特且有價值的地方,它具有一種獨特的觀點,只是透過不同於言語的方式表達,讓依賴文字來理解的人們,感到陌生與難懂的原因。

如果你覺得這樣敘述有點抽象,就讓我來簡單的舉例吧!我嘗試將這個概念運用在「蔥油餅」著個作品中,如果我沒有特別提到我的創作理念,你會對這個作品有什麼想法呢?

(給你一點時間思考一下~)

或許是「這是一件很完整的作品」、「這個作品呈現了蔥油餅製作的過程」等等,這些感覺都是我想表達的,同時我也希望能傳達其他更深入的社會現象:在這個繁忙的社會、現成品充斥的現在,許多人不知道「食品」是如何製作的,就如同蔥油餅,從前我無法想像蔥油餅是如何從麵粉到成品,如何藉由自己的雙手創造,而在大學時愛上料理後的我深深的被自己的無知衝擊,決定藉由袖珍創作,將食物從無到有的過程脈絡化,呈現深藏在生活中,難以被察覺的問題。

蔥油餅

看完這三種靈感來源推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共通點?主題的選擇與靈感的來源,通常都是你所熟悉、有深刻感受的領域。

用上面的舉例梳理一下的靈感的獲取方式:

平時我很愛吃美食,因為我對食物的熱愛,在袖珍創作上選擇以「食物」作為大方向的主題(喜歡的事物)

而食物中又分為西式料理、中式料理、台式料理,在這些種類中,台式料理是我從小到大,每天接觸的料理種類,除了熟悉、更多的就是情感上的連結,就算已經限縮了主題,我還是能根據過往的經驗、與近期的體驗中獲得靈感(身邊的事物)

在料理與食物的領域上,藏有一些需要被討論、或值得人們省思的問題,透過創作傳達這些無形卻與人們思想、觀點、生活息息相關的概念與觀點,進而讓大家也能透過觀看這些作品,有思考與討論這些議題的契機(關注的議題)

透過上面簡單的舉例呈現,有沒有讓你更能帶入自己在靈感尋找的情境呢?如果你現在沒有一個明確聚焦的靈感來源,常常因為想做得東西太多沒辦法實際的執行,或是困擾於從茫茫的點子海中抓出讓自己有動力創作的靈感,不妨嘗試用我的方法尋找自己喜歡的創作主題吧!

或許在看完之後會產生一個疑問:侷限創作領域會不會反而更難取得創作靈感?

我覺得是不會的!

侷限並雖然讓創作的領域變小了,在限縮的同時反而可以讓自己更聚焦在該領域尋找靈感的方向,減少尋找下一個創作靈感的時間,就像是同時想做動物相關與食物相關的主題,反而會因為範圍太廣而沒辦法做抉擇,淪為靈感太多,無法實行的窘境。因此我會更建議大家先鎖定一個最有興趣的領域,並在這個領域中,尋找自己熟悉的事物與關注的議題,這樣就能有條理地獲得可執行的靈感啦!對於喜歡的領域有足夠的掌握度,能讓你有相對源源不絕的靈感,也因為擁有豐富的興趣,在創作時不會感覺到累。

這次分享的是「創作靈感」的尋找,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幫助呢?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或是私訊一公分手作Instagram跟我分享喔!之後也會再分享一篇「如何將靈感變成作品」的文章,讓大家在獲得靈感之後,能夠將腦中的想法實體化,同時也能透過作品充分表達自己的理念,也請大家多多期待之後的分享喔!

那麼袖珍大小事下次再見啦~

在〈創作者、報告選題障礙:創作靈感從哪來?〉中有 7 則留言

  1. Wow, wonderful weblog format! How long have you ever been blogging for?
    you made running a blog look easy. The whole glance of your website
    is magnificent, let alone the content! You can see similar here najlepszy sklep

  2. This design is steller! You obviously know how to keep
    a reader amused. Between your wit and your videos, I was almost moved to start my own blog (well, almost…HaHa!)
    Fantastic job. I really loved what you had to say, and more than that, how you presented it.
    Too cool!

    Check out my web-site :: vpn specia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購物車